各單位、各部門: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全體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推動日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借鑒“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面向日常課堂教學,促進全體教師全員參與,以學習者為中心,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根據《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 關于開展2024年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競賽活動的通知》(教辦職成【2024】119號)文件要求,現組織各院部開展2024年開封大學課堂教學創新大賽初賽。
一、競賽設置
(一)競賽分組。根據教育部《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設置公共基礎課程組、理工農醫類課程組、文史財經類課程組3個組別。
1.公共基礎課程組。包括語文、數學、外語、信息技術基礎、體育與健康、美育、勞動教育、就業與創新創業、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課程。不含思政類課程。
2.理工農醫類課程組。包括裝備制造大類、電子信息大類、土木建筑大類、交通運輸大類、資源環境與安全大類、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生物與化工大類、水利大類、輕工紡織大類、醫藥衛生大類、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農林牧漁大類的專業類。
3.文史財經類課程組。包括財政商貿大類、旅游大類、教育與體育大類、文化藝術大類、公安與司法大類、公共管理與服務大類、新聞傳播大類的專業類。
(二)參賽名額。公計教研部、數學教研部、公外教研部、創新創業學院、體育部、公共藝術教研部、學生工作部、實驗實訓與工程訓練中心、就業與校企合作處可參加公共基礎課程組競賽,限報1門。其他各學院限報2門。曾參加2023年課堂創新大賽省賽的教師,不再參加2024年課堂創新大賽。
二、競賽原則與要求
(一)競賽原則
1.落實立德樹人。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根據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要求,依據專業和課程特點,融入課程思政要求,貫徹現代職業教育先進理念,體現新技術、新規程、新工藝、新材料等的融入,優化教育教學方法,強化職業教育類型教育特色。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性,促進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推動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更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有機融為一體,激發學生認知、情感和行為的認同,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2.面向日常課堂。參賽課程應為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且一年內在日常教學中正在實施的課堂。課程內容須按教學計劃進行,不得弄虛作假,以反映參賽課程的客觀真實性。課程設計整體完整,結合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明確課程性質與任務、課程目標與要求、課程結構與內容、學生考核與評價、教學實施與保障、授課進程與安排等,體現課程的主要特色。加強集體教研、集體探究,共同切磋教學技藝;倡導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對教學的深度參與,促進“雙元”育人;強調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突出“做中學、做中教”。
3.推動全員參與。面向全體教師,面向全部專業,促進全員提升。注重六個結合,即教學競賽活動與創建品牌示范和特色專業相結合,與打造精品課程和教材建設相結合,與加強教學研究和培育教學成果相結合,與推進信息化教學和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相結合,與培養培訓“雙師型”教師和培育“雙師型”教學團隊相結合,與教師綜合評價和評優評先相結合。立足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創新教學模式,突出育人功能,促進實現育人與育才相統一,充分體現“教書”與“育人”緊密融合,將知識技術的掌握與品德素養的提升緊密結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有效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二)競賽要求
各院部應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附件1:《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 關于開展2024年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競賽活動的通知》(教辦職成【2024】119號),文件中明確規定:1.按本院部教師總數每年20%左右,力爭5年實現全體教師全員參與,促進全體教師專業成長;2.每位教師5年內只可以參加一次省級競賽;3.比賽無年齡限制。
三、競賽形式
1.說課程。參賽教師進行5分鐘說課程,闡明參賽課程的設計思路與實施路徑,著重說明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如何實現課程教學目標,達成課程育人目標。
2.無學生教學展示。參賽教師準備參賽課程中不同章節的4個學時的教案,現場抽取其一進行10分鐘的現場教學。
3.現場答辯。院部組織評審專家根據參賽教師表現及相關教學要求等進行提問,參賽教師即時解答,時間不超過5分鐘。
請各院部嚴格按照上述流程組織初賽。
四、提交材料
1.7月1日前,院部提交本單位組織情況報告。包括活動總結、推薦結果、現場圖片、典型經驗及意見建議等。只需提供電子稿。本階段不需提供參賽教師需要上交的文字和視頻資料。
2.8月26日前,被推薦參加校賽的教師提供除課堂教學實錄視頻之外的其他課程參賽資料。具體包括:
(1)參賽課程完整的教學實施方案。闡述本門課程的教學策略、教學實施、教學成效等。正文字數不超過3000字。插入的圖表應有針對性、有效性,尺寸合適、清晰,不超過10張。
(2)參賽課程的部分章節教案。以1個學時為基本單位,提交參賽課程不同章節的4個學時的教案(須有目錄)。每個教案正文字數不超過3000字。每件參賽作品的全部教案應按課程的章節先后順序逐一標明序號,合并為一個文件提交。
(3)參賽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4)參賽課程完整的課程標準。
五、其他事項
1.參賽課程內容及相關材料價值導向正確,參賽作品是參賽者本人的教學成果,不得抄襲、剽竊他人作品。
2.院部材料在規定時間內打包發送教務處郵箱:jwc@kfu.edu.cn。
附件1:《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開展 2024年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競賽活動的通知》(教辦職成【2024】119號).pdf
教務處
2024年6月12日